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同理心是慈悲心?



某法師在其部落格一文用共情這詞句,我第一次看到共情,上心理輔導課程從未聽過,所以我好奇查了一下它的意思而且也查到在百度纲页: “…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即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的共情empathy)。其实,这是一个翻译的错误。在心理咨询中,empathy应该翻译为同理心….”  

我想法師可能類似指同理心,同理心的意思在Wikipedia: Empathy is the capacity to share the sadness or happiness of another sentient being through consciousness rather than physically. Empathy develops the ability to have compassion towards other beings.  
我嘗試翻譯它: 同理心不是身體利行層面,是意識層面能與一切有情眾生共享悲傷或喜樂的能力。同理心能開發擴展到對其他眾生有慈悲心。 

同理心意思的解釋,我想它與佛教的慈悲心很接近。

當一位很有效的治療師在用高層次同理心與個案一起時,當下應是没有我執,真誠及真正接納當事人的,而且這種情况只能面對面才能彼此之間感受得到!治療個案與當事人的感受同在,也才能令當事人打開封閉的心靈,這就是療程的開始,當事人會感受到被接納,就會願意處理内在的陰暗。

道理總是道理,要做到没有我執的同理心或慈悲心,並不是容易的!

2010年12月2日星期四

什麼因素佛教徒出走?



應某友所邀而討論:
常聽到佛教徒改信其他宗教。

我想佛教與基督教的發展性質不同,可能是與民族傳承有很大的關係!

佛教向東方人發展東方人多是含畜、自顧、私利、被動、推卸、守舊,等,即使有少數的菩薩行的領導人,但要拉一大群不自動自發的教徒向前行開展,其腳步也是很慢很慢的,不知要用多少年?有些人加入了這大群人,但可能更多的人漸漸離開,出走可以有很多因素,最容易給的原因是沒時間!

基督教向西方人發展東方人多是愛發問或提供意見、關懷他人、分享知識、主動交談、熱心供獻、自動請應、思維開放、配合跟隨社群需求,等

我住美國3年,時不時就有人按門鈴來跟你講耶蘇,這樣釣魚傳教,也可能多多少少釣到吧!雖然說佛教未必要做到這樣,但若佛教團体代表性主動到自己的社區友愛關注走動至少會讓該社區人認識佛教團体有什麼活動吧!佛教徒可以常邀請朋友參加。

現今馬來西亞華人尤其是年輕人時常上綱,如何利用這無限制的空間傳教?
法師可以多在綱上交流說說課題,比較切身的探討式的(不是引經文或只是文言文的內容)。

現代馬來西亞華人比舊時代的人更忙更競爭更多追求,那精神層面需要什麼呢?佛教團体如何協助壓力、憂鬱症、精神失常者?
我是覺得真誠的朋友很重要,所以佛教徒應多多關懷身邊的朋友。
佛教團体可配合需求成立這類互相支持小組(向心理輔導團体取經,中、西醫生的咨詢領導)。

雖然說宗教是人們的心靈依靠,但為何心靈愉悦丰盛自在者卻可以不須要有宗教?
我個人在少年就接触佛教,10多來可算是很積極聽佛法,但過后參加心靈成長課程覺得人生的價值所在,可以說覺得比在佛教活動時更有意義,快活充實,10年內寧願花錢去上課,注重在心理輔導的義工上,停止了參加佛寺的活動。
當一個人的其人生觀快樂時,宗教就如錦上添花,容易接受。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